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2022-05-11 来源:好土汽车网
-

第一章 人地关系

1.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3.人地关系论 :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5.人地系统: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与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地”: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由自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力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等人为环境。具备以下属性:

---

-

(1) 数量上的有限性。

(2) 地域上的差异性

(3) 制约性和可变性

(4) 有限的稳定性

(5) 层次性和复杂性

(6) 整体性

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谈不上利用环境。

二、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1) 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2) 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3) 生态足迹的研究

---

-

(4) 社会质量的研究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1)空间的网络化

(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

-

第二章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规划、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是生态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和范式,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人类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把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工业生产全过程,节能降耗,运用生态工艺,通过原料和能源的多级利用,建立起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联系,逐步实现工业的持续发展,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努力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土地适应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经济活动:

(1)强烈的地域性(种植业、畜牧业)

(2)明显的阶段性(渔猎采集:采集野果,捕鱼狩猎;原始农业:游牧业,种植业;传统农业:犁耕锄种,手工劳动;石油农业:商品率,生态破坏;生态农业:

工业经济活动:

---

-

(1) 无明显的季节性

(2) 专业化与协作化(批量生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3) 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

(4) 分布集中(消费中心、交通枢纽、原料与燃料产地)

分布集中原因:①原料的非遍在性②追求规模经济③生产过程易分解,选在交通等优势明显地区④生产和技术联系,节约资源及成本趋向布局⑤产生集聚效益

第三产业

(1) 产品的无形性(主要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2) 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产品不能储存、宾馆)

(3) 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网络服务、中介服务、融资服务)

(4) 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提供金融、通信、运输、智力服务)

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

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

极大地创造了物质财富,农业农村景观、生活资料日益丰富;为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奠定了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

不利影响:

(1) 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摆脱贫困而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垦山种粮,使之恶性循环。农田面积减少。

(2) 河流泥沙淤积:水库报废。水利设施破坏、河流改道,增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难度。

(3) 发展农田灌溉,大规模的干预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改变小气候,造成盐渍化、沼泽化。

(4) 过渡放牧。滥垦乱挖,导致草原退化,引发沙尘暴等。

(5) 森林状况不断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河流暴涨、泛滥。

(6) 土地荒漠化、沙化。

(7) 水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渔业资源减少。

(8) 农药化肥的使用给环境带来长期潜在的威胁。

(9) 物种的不慎引进,给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

-

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活动领域,丰富了物质生活。

不利影响:

(1) 酸雨

(2) 臭氧破坏

(3) 资源浪费

(4) 环境破坏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

(1) 原始农业:主要包括驯养野生动物发展而来的游牧业和由植物栽培发展而来的刀耕火种式的种植业。劳动效率低下,但范围不断扩大。由于人口的增长,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不断凸显(迁移农业导致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2) 传统农业: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难以获得足够的农产品,不合理的灌溉及耕作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3) 石油农业: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另一方面破坏了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态问题,土地退化,农产品污染,农田生态系统破坏。

---

-

(4) 生态农业:定义见上。一方面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使生产科学化;另一方面发展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做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4.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

劳动密集型:指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多、单位产品成本在中活劳动消耗比重大的工业部门。特点:①就业机会多②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③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④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⑤适合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力多地区。

资源密集型:指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原料的工业部门,如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等原材料部门。

资本密集型:指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物资消耗少,如机械制造、装备工业部门。

知识密集型:指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业的部门。

5. 简述资源型、河湖水域型、临海型、临空型和智力型工业布局的原因和各自工业部门结构的特点

资源型

---

-

原因:消耗能源、原料多,与资源依存关系密切。

结构特点:一般以重工业为主,加工工业以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多的部门为主,输出往往大于输入。由于资源消耗,部门结构朝深加工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影响工业部门的布局(煤铁到交通铁)。

河湖水域型

原因:利用水运、生产用水、动力条件

结构:多高耗能的电冶金、电化学工业在水电站附近出现

临海型

原因:对外贸易通道,矿物、生物资源丰富。

结构:海洋水产、海洋化学、海水淡化、原料进口工业,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方便进出口。

临空型

原因:科学技术及全球化,对交通要求不断提高。多电子工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原材料消耗少、产品短小轻薄,附加值高,能够承担高运费

智力型

---

-

原因:以智力资源位依托的新型企业布局,面积不大,研究开发和销售在内,中间的生产销售正外。多是研发基地、信息基地、公司指挥中心。优势是技术和信息资源密集。

6.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见第2题

(1)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

①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方便的河水,充足的日照和温暖气候,是农业经济活动的自然基础。

②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是农业的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和生产场所,其质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③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坡度、质地、土层厚度、土壤肥力和持水力

④地形对农业的印象以高度、坡度、坡向和地表破碎程度最为明显。破碎程度影响机械化和水利化,易水土流失。

⑤土壤是农业成成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和交换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肥力、化学成分、酸碱度,对农业生长布局有影响。

⑥气候,从光照、温度和降水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布局。

---

-

⑦水是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决定耕地形态、土地利用结构、农业生产部局。

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原产地与主产区不相吻合。

①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的因素之一。

②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缩小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赖性,扩了农业的区位选择。

③生产力水平影响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生产水平。

④市场需求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布局

⑤交通运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商品性农业和农业地域专门化的发展,依赖于交通的发展。

⑥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与布局起调控作用。

(2)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

①煤炭、石油、电力和水力等能源资源和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是重要的工业资源。

---

-

②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工业的发展进程和工业部门结构(早期)。

③水是现代工业的动力(水电)来源之一。

④土地是工业布局的场所。

⑤动力条件是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高耗能工业)。

⑥不同类型的工业选址于自然条件有关(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等)

人文环境:

①科学技术②交通运输③劳动力④市场需求

(3)地理环境对第三产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介)

自然环境:

①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空间场所

②通过对第一、二产业影响间接影响第三产业

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形、地质、气温、降水)

④商业的影响(地形→密度,规模,气候→商品流通种类)

---

-

人文环境:

①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差异性(农村与城镇)

②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经济发育程度

③对交通运输业影响(线路、选点)。

④人口规模、政治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交通网密度和交通枢纽建设。

⑤人文环境对商业的影响(政局、人口规模、经济体制、科学技术、宗教信仰)

第三产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有利:环境美好,交通建设

不利:环境污染

人文环境:

交通运输和商业活动:

①就业结构、就业规模、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地域流通,资源配置。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改变思想观念。

---

-

消极:追逐经济利益,破坏文化传统

---

-

第三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1)人口分布;指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与一定地理空间的集散状态

(2)人口密度:是表现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指标,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拥有的人口数量,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表示。放映人口稠密程度。

(3)耕地密度: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反映人口与耕地面积的关系。

(4)比较密度:指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上的人口数。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多年生作物及草场牧场(1/3比例折成耕地)

(5)人口经济密度:指某地区达到一定经济水平时所拥有的人口数,是把某地常住人口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加以对比,以反映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人口经济密度=某地人口总数/某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6)人口结构:是指在人口整体中,具有不同的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特征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各特征的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也成称人口构成),包括自然、社会和地域结构。

(7)人口年龄结构:一个地区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人口发展的历史,涉及地区劳动人口的比例及其未来变动趋势,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

(8)人口性别结构:一个地区男女人口数的比例关系,特殊年龄段的性别结构,直接影响人们组织家庭。生育子女等社会生活。通常采用性比例(男性或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

---

-

比例)和性别比(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即男性人口/女性人口)

(9)人口产业结构: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在业人口所形成的比例关系,通常以就业人口总数为100,计算各产业部门就业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10)性别比:反映两性人口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11)就业人口:劳动适龄人口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人口。

(12)人口素质: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主要包括身体、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

(13)人口的身体素质:身体的健康水平和大脑机能状况。

(14)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人口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经济管理才能等。

(15)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人口观、道德观、传统习惯、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纪律和法制观等)

(16)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是度量人口质量的指标之一,由人口的婴儿死亡率、一岁组平均预期寿命和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三个指标综合构成,计算方法是将前两项分别换算成指数值,然后除以一个标准系数,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17)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

---

-

主要形式,是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离开自己原来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乡。

(18)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生产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1. 人口增加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一、 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①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②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的人才

③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二、 人口的过快增长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①导致资源紧张

②人口规模会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破坏

③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

④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就业、福利、贫困)

2. 地理环境如何制约人口分布?

---

-

(1) 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有时是某个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多数是综合影响下发生作用)

①气候条件是最大影响因素(影响机体和生理功能,影响农业生产,湿热、干燥和寒冷的气候不适宜人口居住)

②地形(平原人口多,热带地区多分布于山地高原)

③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条件(河流、湖泊沿岸工农业发达,沿海地区城市密布)

④土壤主要通过影响农业和其微量元素分布影响人体健康制约人口分布

⑤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口分布有极大的吸引力。

(2) 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自然环境为人口分布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经济条件逐步克服自然障碍)

①生产力发展与分布从三个方面:一是决定供养人口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在产业部门结构上,影响人口分布,三是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和变化引起人口的再分布。

②科学技术进步将导致生产力变革,引起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消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二是促进新的地区开发。

③人口分布受开发历史的影响。(历史悠久,一般人口密度较高)

---

-

④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的人口政策以及疆域变动和战争等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有重大影响。

(3)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分布(通过生产力布局影响人口分布)

①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依靠劳动力到依靠科技,使人口增长速度趋于平衡,向高质量发展、消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生产力布局对人口分布影响日益增加。

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继续改变经济开发区人口分布格局。城市化是人口分布日益趋于大城市,而后向郊区、小城镇及交通线集中。

③新的科技革命将促进新区的开发。

3. 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从长远看,人口素质决定一切,以素质立国的时代已经到来)

①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②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助于是科学技术突破,转化化为生产力。

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相应增强。

---

-

④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是决定人口控制成败的重要因素。一般文化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⑤有利于可持续社会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4. 何为人口移动?人口移动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人口移动原因:

(1) 地理环境因素:迁出地和嵌入地间的距离,随着经济交通条件的改善,逐渐减弱,但自然环境仍然是基础因素、气候因素

(2) 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影响:前资本主义,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而造成的人口过剩引起移动。资本主义阶段,制造了庞大的无产阶级,是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工业化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新区开发影响人口移动

(3) 国民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人口分布对产业变化发生转移。

(4) 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为人口的大规模移动提供了条件

(5) 新地区开发的影响

(6) 社会和政治因素,包括人口政策、宗教、战争、文化、教育、科技等

(7) 各种自然灾害无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

---

-

(8) 家人团聚、住房、经济收入、工作生活等

后果:(对人口发展:人口总数变动,自然构成变化、社会经济)

①人口移动直接后果一:是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的明显增加或减少。

②后果之二: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

③社会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可以促进科学文化的交流、紧密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调节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④对迁出地来说,

利处:一是大量的迁出人口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并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同时也相对增加了国内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暂时缓和国内矛盾。二是外出人口的劳动收入汇回迁出地,成为本地收入的一个来源,可以平衡货币收支。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技术和教育,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弊端:一是迁出人口多青壮年,迁入地要求有一定文化水平、技术的劳动人口,对迁出地带来人才流失和抚养、教育费用的损失。二是大规模的劳动力迁出造成迁出地经济的上依赖性和脆弱性。三是异地工作的人由于没有永久居留权而没有政治发言权,社会地位受到影响。

⑤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及迁入地都有体现。

就迁出地看,人口的移动加强了其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

-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农村,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使之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脆弱区,人口外移可以加快其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就迁入地看,人口移动对环境影响更为广泛。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边疆移民为内地和边疆建立了雄厚工业基础,改变了原来的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使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但是,有的地方的不当开发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

-

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

(1)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类型,是非农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2)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3) 城市职能: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分综合性职能、经济职能、特殊职能城市)

(4) 城市地域:是指景观上已经完全城市化及城市功能要素地域扩散直接影响作用的空间范围。

(5) 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功能地域的空间分布及多种功能地域的空间整合关系,是城市经济、社会、职能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

(6) 城市地域扩展:是指城市功能要素的扩散及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大、城市景观的延伸,是城市化空间表现的侧面。

(7) 村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城市或城镇的一种聚落类型。在我国是指建制镇以下的地域,村落是有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

(8) 村落社区: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共同的生产方式、社会地位、社会认同感的人口聚居的地域。

---

-

(9) 生态环境脆弱地域:是指地域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生态敏感区。

(10)城市景观:是指由城市轮廓、道路布局、建筑、风景点、绿地等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城市视觉系统。

1.分析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城市(自然基础、背景、底色、依托)

①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形成诞生的可能性。资源对城市地域扩展有直接的制约和间接的影响作用

②河流是城市的摇篮,早期城市主要诞生于黄河、尼罗河、两河流域

③气候条件对城市大发展壮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④地形地貌直接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制约城市的整体布局。(组团状、带状)

⑤地质条件是城市在工业化时代获取更多的发展优势(石油、铁、煤)

⑥自然灾害导致城市发展停滞或萎缩、毁灭。

(2)经济环境与城市

①在区域发展早期,经济增长对城镇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城市规模、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

---

-

②区域经济发展到中后期,城市发展带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技术管理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经济的周期性涨落对城市发展的加速、减速、稳定三种变化状态。

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规模和空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内聚力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⑤土地需求价格变化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城市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指示器。

(3)交通环境与城市

交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位置、工具、线路等,交通位置的变迁、交通方式的进步、交通网络结构和形态都会影响到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

(4)人文环境与城市

①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②规划思想则能最直接地决定城市的建设模式。

③种族差别对城市住宅区分化有重大影响。

④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

2.分析村落的类型及其空间结构

(1)村落职能类型

①农业村落:以从事耕作业为主,兼有动植物饲养业和其他农副业。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

②牧业村落:固定、半固定、流动三种,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

③渔业村落:内河湖和沿海两种,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为主,居民点分水上和陆上两种

④林果业村落: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多位于丘陵山地,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呈主体村落布局景观。

(2)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

①聚集型村落:集中布局,连片分布,整体功能明显,有统一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土地效益较高。

②分散型村落:发育水平较低,村落沿或河呈带状分布。

③特殊类型村落:单户型聚落景观,一般位于大农场中央。集体农场性村落,经营性农场,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居民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3)村落的布局类型

---

-

①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长,人口规模大,村落的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

②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小村构成,大村为行政村,服务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受耕作半径、地形阻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

③串珠状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串珠状分布形态,常见于河谷、沼泽、高地、山麓

④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的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

⑤星点型村落:在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服务职能,分布无规则,属发育水平较低的村落类型。

3.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

区域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哺育城市,城市反哺区域,城市与区域在空间、结构、功能、景观、发生等方面存在着客观整合关系。

(1)城市与区域在空间上的“点”、“面”作用关系

从地表空间整体上看,城市是“点”状地理单元,区域是“面”状地理单元。这种点、面结合构成的空间内涵体现了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及节点,区域是城市作用的腹地范围,两者在线状地理单元的整合下,形成结节性地域。

---

-

(2)城市与区域在地域要素和条件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

①区域农业资源的供给能力及农业发展水平是早期城市产生的主要制约因素。

②区域矿产资源及资源开发技术水平成为工业化发展初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

③区域技术因素在工业化中后期城市的形成于发展中作用突出

④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资源因素对于城市的发展限制程度逐渐减弱

⑤商贸、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等非生产职能成为主导部门

⑥区域市场、区域信息与交通网络、区域消费水平等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城市与区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

①结构关联,功能一体是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城市产业结构在区域陈阳结构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区域为城市的形成与布局提供控制空间,制约城市数量、分布等,区域要素构成与功能影响城市类型体系。

③区域为城市地域类型的形成于分布提供空间载体。区域要素与结构的空间分异为不同职能类型城市体系的形成提供空间布局基础。

---

-

④城市密集区是区域与城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另一种高层次城市地域类型。(珠三角、长三角)

(4)城市与区域在景观上的相互作用

构建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的关键在于城市景观与区域环境、区域景观的有机整合,一方面城市景观是区域景观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城市景观的形成将改变区域景观的结构,增强区域景观质量。

城市景观设计,要以区域景观为背景,根据区域景观特色,选择城市景观要素,构建景观要素体系,要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和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重点塑造城市景观背景及景观轴线,并对城市建筑物的整体高度、建筑风格、重要的景观节点进行全面合理的布局协调。

4.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体化是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城市与区域的空间一体化

①根据城市发展与布局的区域背景及区域供给能力,确定区域城市的数量和区位选择(城市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②综合考虑各种区域因素,确定城市区位(几何中心、经济重心、交通节点)

③合理布局重点城市,建立区域增长极体系。

---

-

(2)城市与区域的产业一体化

①是在城市对区域产业的吸引和城市产业向区域地区扩散的双向机制下实现的。

②城市职能扩散只要表现为交通社会的外延,其次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扩散。带来城市职能和基础设施职能的扩散。

(3)城市与区域的生态建设一体化

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标致,是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是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

途径:

①严禁经城市强污染工业向乡村转移

②加快技术进步,推广清洁生产,建立清洁闭合型城市工业生产体系

③加强乡镇工业的环境治理

④制定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规划

⑤开展区域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4)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

---

-

加强区域以交通运输、信息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城市与区域联系,实现城乡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前提、

途径:

①制定以城市为主体,以区域为空间载体的城市—区域基础设施整合规划。

②关键在于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的空间衔接关系,突出城市作为枢纽与组织建设与运行的职能。

(5)建设低碳城镇

通过降低碳排放来减少认为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城镇发展模式。

---

-

第五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1、 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2、 物质文化:指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那部分文化产物,包括人们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

3、 行为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

4、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及其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和观念指导下的行为规范等。

5、 文化因子:地域文化中最小的要素,既可指某个行为因素,又可指某种思想、观念等

文化丛:相互联系的文化因子于一个有机统一体中构成文化丛。

文化系统:各种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丛集合组成文化系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整体性。

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一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从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所居住的特定地域称为文化区

文化圈:一组相关与相似的文化区在空间上连续或不连续的分布构成文化圈。

---

-

6、 文化整合:是指文化系统内部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从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协调就是整合,不协调就是不整合。

7、 文化景观:人类文化综合作用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

8、 物质文化景观: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

9、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被人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

10、 民族体

11、 文化扩散: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的特征。

10、文化综合体:一个包含多种文化的和谐的人类群体或社会实体。

一、试评价文化景观论

文化景观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景观是人文景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地域单元,反映了人文现象的总特征。

(2)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

(3)文化景观是是能够观察和感觉到的事物现象,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

-

(4)文化景观随时间发展不断变化,人类按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改变成文化景观,每个历史时代都对文化景观发展有所贡献。

(5)文化景观完全不同于自然景观,自然景观石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

(6)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话语体系,能直观反映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

研究学说:

(1)斯宾塞和霍华斯,在研究美国玉米带、菲律宾椰棕区、马来西亚橡胶园的农业景观时,提出农业景观的6大要素:心理要素(对环境的感应与反映)、政治要素(对土地的配置与区划)、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与习俗)、技术要素(利用土地与工具的能力)、农艺要素(品种和耕作方法)、经济要素(供给规律与利润)。

(2)惠特尔西: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文化景观有所贡献,每个时期的人都按各自的文化区感知、认识、评价景观并对景观施加影响,创造文化景观,同时一个地域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景观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形成多次文化叠置,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特征的文化景观,文化这种历史过程成为沉积过程。

(3)拉采尔提出文化景观应从历史和动态的观点来研究,其学生罗奔缪斯,提出文化圈的概念

(4)格莱博纳人文任一文化均有面的扩展,都会在地域上留下文化印记,及文化层。

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既受制于自然规律,有受制于文化,文化创造快乐景观,景观有巩固了文化。

---

-

第六章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1.休闲: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满足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必要时间,家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即指个人不受条件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区利用和消磨的时间.

休闲活动: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锁进行的各种活动。

2.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以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

4.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在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规划的基础、季节不均、超载问题)

5.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是由旅游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组成的产业群体。

6.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原则是“不改

---

-

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在经济上收益”

1、分析旅游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1)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相互间的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遵循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

①互补性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能建立起旅游供给关系。

②替代性可以节省交通费用和时间,减轻旅途疲劳,而旅游目的地的置换,也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作用。

③可达性是语言、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函数。阻力的大小。

(2)旅游流地域分布特点

①区内流大于区外旅游流,区外流有增加趋势。

②主要的国际流始于、也终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

③大尺度范围,旅游者线路多呈闭环状流动,在中小尺度上多呈节点状。

④旅游流向多集中于级别较高的风景区和文化特色显著区。

---

-

⑤流向大城市

(3)旅游流的空间移动规律

随着距离的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增加而是出游率上升,到距离足够大时,距离和消费的阻力是旅游率下降。

(4)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季节性、旅游者的地域来源和强度

2.简述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影响

(1)旅游活动为保护资源和环境提供了推动力

(2)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水、空气、生物资源)

经济作用:

(3)赚钱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4)积累资金,回笼货币,促进财富再分配

(5)扩大劳动就业

(6)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

---

-

(7)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

消极影响:

(1)是创汇行业,也是用汇行业

(2)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过渡超前发展,旅游配套设施投资巨大,旅游门槛过高,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3)旅游是一项不稳定的出口产业,战争、经济危机等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4)旅游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受外来冲击,损害当地文化传统和利益,季节性对当地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的经济作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扬长避短,使其发挥应有价值。

社会文化影响:

积极:

(1)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的文化交流。

(2)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

---

-

(3)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文明

消极:

(1)是历史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破坏

(2)传统文化简单、粗糙的舞台文化、商品化导致其文化内涵消失和艺术形式退化

(3)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旅游接待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

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力,适度发展旅游业,充分调动其积极因素,引导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3.简述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要求旅游者的增加量、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以及旅游开发要与资源承载量、环境保护相协调,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途径:

(1)强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意识。

---

-

(2)建立生态旅游实验区,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规划标准、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

(3)慎重对待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开发,防止由于对生态旅游认识的偏差而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

(4)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以及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寻找旅游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关系。

(5)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进行替代产业的经济、环境比较,确定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度。

(6)探索建立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确定有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利和义务。

(7)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

(8)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增加环保经费。

4.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

(2)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

(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了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

-

(4)地理环境的渐变和突变改变着景观的形态,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

-

第七章 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

1、政治活动:人类行为的组成部分,有个人政治活动,如选举、组织统治利益集团等,也有国家政治活动,如国家政治管理、国家间的对立冲突与合作等。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伴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围绕着一定的国家政权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展开的种种活动。

3、政治系统: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由合法机构以及他们实际和法定形式的政治行为与政治过程组成的时空系统,其地域范围可以小到一个地区,达到一个国家、洲和整个世界。

4、边疆与边界:边疆一般指两个政治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有时也指一国国界线之内远离首都或核心区的部分。边界是一个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限,是国家之间相互作用、不断调整的结果。

5、国际组织:有若干政府通过协议所设立的国家间机构。

6、民族与民族主义:民族是人们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民族主义:表达强烈的、通常已经意识形态化了的族际情感。

7、地缘格局: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条件、宗教、文化差异,必然引起各国对世界利益的分享和世界责任的承担采取不同的态势,从而产生国家间的盟约关系,形成国家政治集团并构成世界的地缘格局。

---

-

8、地缘结构:全球资源分布和国家间的空间分布关系,有使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战略地位,这种战略地位与地缘格局的配合,构成了世界的地缘结构。

9、国家: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具有一定统治权,并拥有一定国民而组成的社会实体,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由主权、政府、领土、国民组成。

10、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研究一个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

1、当代国际冲突具有哪些特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1)国际冲突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2)民族自治、民族独立等要求导致的冲突比重大

(3)资源、边界、领土、水道等问题造成问题越发增加。

(4)内战的多变化、国际化

(5)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引起的冲突相对缩减

(6)大国介入是冲突更加复杂化

(7)冲突主要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和低强度的

---

-

(8)高科技在国际干预性的局部战争中地位越发凸显

(9)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冲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简述科技进步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1)改变国际冲突或地区冲突的形式和强度

(2)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综合国力

(3)推动各种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

(4)扩大发达与不发达地带的裂痕

(5)制约各国,尤其是经济技术落后国家的主权

(6)改变决策者的议事日程

(7)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3、领土对政治活动有哪些影响?

领土是具有一定规模、形状并由一定的边界多限定,既是国家主权所及之地,优势国民居住的生活之地,狭义的领土仅包括领路,广义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领路是指受国家权力支配的,有国际公认的国界所划定的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特定部分。

---

-

领土的位置、大小、形状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1)领土的位置在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因为水道位置,取得良好的发展,波兰长期充当苏德之间的缓冲国、临海国家有便利海上交通,内陆国家则要通过谈判承担税收等经济成本。

(2)国土面积的大小,决定这个一个国家的资源丰富程度及战略伸缩空间,一般领土面积大,人口多,资源丰富,有利于国际大发展,但地广人稀的国土上难以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可能引发政治问题。

(3)领土的形状,对国家的政治管辖有一定的影响,致密型领土紧凑,有利于国家行使主权,零碎型、狭长型、延伸型领土,不利于主权的行使,导致地方主义。嵌入型与穿孔型领土由于易影响两国关系。

(4)领土的变更对国家的资源、战略位置等都会产生影响。

4、分析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特征

(1)多极化仍是国际战略和政治格局的长期趋势

(2)国内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朝国际化方向发展

(3)世界政治地理背景出现三条冲突带

一是沿苏联集体的重要势力范围,及波罗的海、中欧和巴尔干

---

-

二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到中亚、阿拉伯半岛、阿尔及利亚。苏丹等伊斯兰教“新月形地带”

三是南亚次大陆印度、斯里兰卡及巴基斯坦等过一带

(4)世界出现三种文明互动的趋势

(5)多边合作与双边合作并存

5、分析冷战后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特征

(1)经济安全已构成当今国际安全形势的重要内容

改变国际战略格局、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依据、改变国际对抗形态、改变各国安全力量的行动方式和目标。

(2)经济手段已经成为实现国际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并直接导致了国际政治经济的趋势

(3)经济力量的多元化是推动国际政治格局转型的主导因素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消弱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增强了国际组织等非国家兴起主体的政治协调功能。

(5)世界出现三大地缘经济区及其附属地区

---

-

一是西欧国家为核心的欧共体经济区及未来全欧经济圈

二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未来的美洲自由贸易圈

三是以日本(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区以及未来的亚太经济圈

所谓的附属区是指纳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际分工不合理所决定的依附于上述一体哈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及经济集体和合作组织。

6、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式,分析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形势以及应采用的战略措施。

中国的地缘格局位置:中国在亚太地缘格局中处于中心地位。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是中国地缘政治及经济最突出的特点。面积人口亚洲第一,兼具陆海双重优势,与周边国家形成直接地缘联系,亚欧大陆桥东端,临近国际繁忙水道、空域,扼守亚洲内陆的东南出口。自身是亚太辐射力极大的市场。

(1)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尼、美国)

(2)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总体上呈现出稳定与缓和的势头

(3)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有许多不安定因素在发展

①中国周边国家存在核扩散的潜在危险(日本印度有技术,朝核试验)

---

-

②中国周边国家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朝韩、印巴)

③民族宗教矛盾上升为困扰中周边安全环境的突出问题(达赖、东伊运、东突分子)

④南海、东海问题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隐患

⑤台湾分离主义的发展将使我国卷入局部战争的风险不断增大,但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很小

⑥美国因素是中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最不稳定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⑦大国的地缘政治对抗与地区冲突(中日、中印)

构想及措施:

(1)立足亚太,稳定周边,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建立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区域战略平衡中,发挥一个大国的作用,以维系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

(2)继续大力推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构建地缘安全的国际环境。

(3)进一步推进沿边地区的开放与开发,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安全的周边环境。

(4)构建合理的国内区域经济格局,增强国际地缘安全的国内地缘保障。

(5)纵深推进科教兴国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

-

7、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要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与政治活动的关系,一方面看到地理环境对政治活动的重要影响,既是政治活动的外部环境,又为人类政治活动提供活动空间和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且地理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类的政治活动有着不同的制约作用。同时政治活动对地理环境也有巨大影响和作用。

8、分析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1)资源是国家综合实力中影响重大而又相对稳定的因素,也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国家能够掌握和控制自然资源的数量,成为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2)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社会政治问题,其中资源问题是最根本性问题。

(3)自然资源又是影响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9、从主权制约因素分析我国主权的潜在风险

(1)民族与国家的不重合

(2)政府能力和责任感的强弱

(3)资源多寡和外交质量

(4)国际干预的加强和国际法的硬化

---

-

(5)国际组织的多种作用

(6)非政府力量的壮大(跨国公司、宗教团体)

(7)经济的“无国界行为”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

(8)全球性危机的加深

(9)人类空间探索的增加和各国海洋国土意识的增强给国际法造成困难

10、分析中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不安全因素及其对我国区域合作的影响与对策。

11、简述中东地区的政治地理背景及其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

12、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的评价。

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研究一个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

①海权理论

②陆权理论

③生存空间理论

---

-

④多极世界模式理论

⑤世界体系论

⑥文明冲突论

13、当代政治地图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自然资源: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既包括人类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具有稀缺性和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源,又包括一般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狭义主要指经济资源,具有数量上的稀缺性,分布上的差异性,经济上的价值性。

2、环境资源:指“某个标准或某种要求的环境状况与环境背景值之间的环境容量”

3、自然资源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4、资源管理:一般指国家行政机关对所辖范围的矿产、水、森林、土地、动物等各种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买卖、租赁、抵押等经济行为和经济过程所做的干预和约束。

5、资源保护:指人类由于自身长期发展的需要、世界资源日趋短缺,资源与人口矛盾日益突出等原因而采取的一种旨在是自然资源长期存在,保证供应而不受破坏的社会、经

---

-

济、生态措施。

1、正确的资源观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看待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正确的资源观:

在数量方面:自然资源存在数量上的有限性。

在价值方面: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其价值与其他商品或物品并无本质差别。

在利用和保护方面: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观点。

在系统性方面:承认资源的整体特性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密不可分。

在处理人与自然资源关系方面:持系统论观点,把环境也当做自然资源。

概括而言:正确的资源观是一种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人与自然系统统一,保护与利用并重,经济自然一体化,注重循环利用的综合观念,是正确的人地关系在资源方面的体现,也是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的科学总结。

2、世界的资源问题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人类应该如何解决这些资源问题?

资源性问题:臭氧层空洞、酸雨、生物多样性、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

产生原因:

---

-

①根本原因: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各类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而世界可供给的资源数量、时空分布等的有限性构成了供给的有限性。

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了区域资源供给能力的差异。

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世界资源问题的不断加剧,并引起世界资源供需的时空失衡。

如何利用:

①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态活动,它将资源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是资源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互相耦合,形成资源生态系统,资源开发时必须遵循资源生态经济原理。

②资源的开发是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行为,其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均受市场机制的强烈作用,所以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③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必须严格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市场机制,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既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有不至于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

④协调和处理好自然生态系统、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⑤注重生态与经济平衡,以及经济与生态平衡

⑥把现阶段的资源经济活动限定在生态上限以内,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必须少于生态最大允许量。加强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

---

-

3、如何科学合理进行资源分配,以获取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

第九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气态污染物质在大气中积聚,允许太阳辐射通过而阻挡地表向外热辐射,使地表和大气下层温度升高的现象。

2、阳伞效应:燃烧化石燃料、焚烧等产生的烟尘和其他有机微粒及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形成遮盖地球表面的云层,起到了类似阳伞的作用,挡住了阳光的照射。

3、富营养化:指由于生物营养物质过多积蓄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4、水体热污染:指天然水体接受“热流出物”而使受纳水体水温升高的现象。

5、生态工业:是把若干工业生产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是一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人类应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创新技术形式,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关键技术,采用清洁生产,发展生态技术,推动生态工业发展。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①从单纯的物质消费转向知识和智慧含量高的物质消费

②适度消费代替过渡消费,从奢侈、浪费转向简朴

---

-

③推崇绿色消费

(3)加强国际合作和立法

(4)加快循环经济的步伐,保护资源与环境

---

-

第十章 区域发展与协调

1、区域的时空完备性

2、区域共同体:指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类同所有其他的生命的和非生命的环境因子或成员组成的关系统一体,各成员实现着各自的价值、权利和义务,这个关系统一体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各部分的价值、权利和义务的合理满足,实现协同进化,从而在整体上达到和谐。

3、区域发展方式:是指人们以各种技术体系和理念,利用区域资源、条件实现区域发展的人类的宏观行为,以及技术、理念与资源、条件两者之间形成的基本关系。

4、区域规划:一般指以区域为单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主要内容包括:①对区域生产条件和基础的分析,明确区域发展方向。

②调整改善区域的生产布局,优化结构。

③确定区域内城镇人口、城镇性质、规模、城乡关系。

④制订土地利用、开发计划

⑤协调和完善交通网络、能源供给、通信、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

⑥防止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等。

5、资源承载力:

---

-

1、建立科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区域观的基本意义。

①建立和明确人文地理学的区域观,对于推动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建设和基本原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②他是人文地理学逻辑分析的起点,是该学科进一步科学化、理论化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和重要步骤。

③经验知识是理论的补充,理论则使经验知识规范化。

2、区域共同体与一般地理学的区域概念的根本区别

区域:是衡量地表基本圈层地理意义的理论尺度;地表物质系统以区域组合形式制约着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队地表空间的占有是个逐渐区域化的过程。——地表填充着区域,具备客观真实性,反映地理学基本特点。

3、试评价区域发展的生存观、生态观、信息观

生存观:指人类在一个区域以生存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观念。形成于二战后至80年代,科技、开发技术迅猛发展,来快速解决地区生存和发展。出现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区,工业加工区,城镇密集带,人类是区域的主宰和改造者。

生态观:指人们限制区域发展规模,实现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相协调的永续发展观。形成于20th80s,大规模、无限制开发自然资源而带来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沉重压力。人们提出了解决区域环境污染、建立和完善生态平衡、有节制和有计划地发展产业等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

-

信息观:是指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受信息网络的深刻影响,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对空间位置、区域联系方式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计算机网络则作用越来越大。产生于20th末,与生态观同时存在。

4、简述区域发展与演变的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大发展,不利则会延缓,沿海地区发展快于边远地区。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位置的影响越来越小。

(2)资源与环境: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环境造成了资源分布的组合不同,使区域发展产生差异,资源的分布及组合制约着区域的性质和发展过程。环境还在宏观层次上影响区域发展,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适宜程度。

(3)技术体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相互联系而又相互补充的一系列技术构成的复杂体系。高科技地团聚作用,影响区域发展。

(4)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是一个复杂综合体。产业结构是现代区域发展与演变的主体。产业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又是区域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主导产业将会带动区域内一系列部门和主导产业链的相应发展。

5、从“人地关系”角度上分析区域发展类型的理论意义

(1)自然过程主导发展型:指在特定条件下人类生存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依赖于自然过程的时间与空间的演变,或者人类的活动变现为显著的受自然控制的特征,而人类的文化属性被弱化。(单纯的农业区域、某些传统的人类文化区)

---

-

(2)文化过程主导发展型:指人类的区域活动不受自然过程的控制,二是按照人类文化过程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演变,表现为人类在自然环境里具有较大充分的自由性。文化过程起支配,自然属性被弱化。(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区位论、高科技生产区域)

(3)自然过程与文化过程协调发展型:人类文化过程与自然过程相互适应,尤其要求前者对后者的适应,使两者相互协调,形成区域发展共同体。(依据生态关系建立起来的区域发展类型)

6、试论述区域协调论的两个理论基础

区域协调论是人类对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区域性调整的理论和方法。理论基础为:

人地关系协调论:

20th60s,人类发展出现了许多重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促使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与协调关系。人地关系协调论关注人类发展与环境的相互间利益,是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反映区域发展根本性关系的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区域的人地关系及区域发展问题。

人地关系一元论:

是人地关系的一个基本的、哲学理论,也是地理学的基本态度,其实质是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不可分割性、统一性。阿努钦提出地理环境由无机要素、有机要素和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当代地理学者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或的关联性,强调人文地理学研究不应脱离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

-

7、简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趋势

(1)内容:战略研究、综合研究、评价系统研究、预测研究、资源环境和产业发展研究、生态研究、区域协调研究、城市研究、省区研究

(2)省区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可持续发展工作在战略上成败的关键,李润田教授所主持的《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丛书》为省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范式。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未来的趋势,将会在可持续发展创新、省区研究、科学预测等方面取得进展。

(3)西部大开发的区域观

区域性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一个重大战略决定,是我国地域经济全面发展和协调的重要步骤,是21th我国经济空间梯度转移的重要区域方向。

(5) 西部地区是指:西藏、青海、新疆、宁夏、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内蒙古、广西等12省市,是我国内陆和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国境线绵长,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是实施我国跨世纪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同时,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结构复杂,沙漠、黄土和溶岩地貌类型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脆弱,现代文明发展缓慢。

(6) 2012国家际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11重点经济区:成渝、关中—天

---

-

水、北部湾、呼包银榆、兰西格、天山北坡、滇中、黔中、宁夏沿黄、藏中南、陕甘宁革命老区

(7) ①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科学规划西部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发规模和速度应当合理,经济增长符合区域未来发展目标。

②突出区域开发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西南地区主要是水少地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主要是水少地多,气候干旱,生态脆弱。西部大开发赢首先必须突出生态保护与建设,应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优势项目建设等方面逐步实施,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等,进行区域开发与发展。

③研究开发区的时序和空间类型。区域开发是自然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系统行为,开发的主体与客体是同时发生作用的,人类与客观对象的行为也构成了一种系统要素。因此,研究自然的、文化的及系统的时空属性对平衡发展和未来预测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④研究区域共同体建设的条件及总体规模。在多样性及道德共享、权利平等的价值体系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区域和谐共处。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决定区域共同体运动变化的因素是人力,而认识水平及理念是关键。

⑤尊重区域自然规律和人地关系的区域演变历史。西部地区有自然和文化各不相同的高原、盆地、山脉,社会经济的开发要反映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历史关系,必须依据不同的自然规律,不同的文化形成的自然基础做科学安排。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